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军队系统使用《图书、期刊印制委托书》具体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3:36:15  浏览:908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军队系统使用《图书、期刊印制委托书》具体规定的通知

新闻出版署


关于军队系统使用《图书、期刊印制委托书》具体规定的通知
1996年6月4日,新闻出版署

总政治部宣传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
为加强军队系统图书、期刊的印制管理工作,经与总政治部宣传部有关部门协商,现将军队系统使用《图书、期刊印制委托书》(以下简称《委托书》)的具体规定通知如下:
一、军队系统图书、期刊出版单位一律到总政宣传部宣传局领取《委托书》,由总政宣传部宣传局负责做好《委托书》的发效及管理工作。
二、军队系统图书、期刊出版单位在《委托书》开出十日内将第三联报送总政宣传部宣传局备案,不再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委托书》的第二联由印刷企业在接受委托后十天内报送本企业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备案。
三、军队系统图书、期刊出版单位需异地印刷,应按有关印刷管理规定的要求,委托书刊印刷国家定点企业和省级定点企业印制,到总政宣传部宣传局办理审批手续。承印方是军队印刷企业,由总政宣传部宣传局审批后直接到军队印刷企业印制,不再到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办理准印手续;承印方是地方印刷企业,由总政宣传部宣传局审批,再到承印企业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办理准印手续,方可到地方印刷企业印制。军队印刷企业承印异地地方出版单位的出版物,仍按异地印刷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军队系统出版单位和印刷企业应遵守出版、印刷行业管理规定和法规,并由总政宣传部宣传局承担其管理责任。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上海市建筑物及人身雷击事故调查暂行办法

上海市人民委员会


上海市建筑物及人身雷击事故调查暂行办法
上海市人民委员会



1.为了累积上海地区建筑物及人身发生雷击事故的技术统计资料,以便正确地制订各种建筑物合理的防雷措施,特订定本办法。
2.凡本市各种建筑物因雷击发生火灾、爆炸或机械性破坏以及人员、牲畜发生伤亡事故者,均应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事故调查,但仅属电气设备之雷击事故,不在本办法规定范围之内。
3.当建筑物或人身发生雷击事故后,应在事故发生后三天内,按下列事故性质,分别由公安局消防处或各该地区公安分局或派出所负责进行现场调查工作:
(1)建筑物因雷击发生的火灾或爆炸事故——由消防处负责调查;
(2)建筑物因雷击发生破坏倒塌或人员伤亡事故,但未酿成火灾的——由公安分局或派出所负责调查。
4.如果事故性质很严重或原因比较复杂,公安局消防处或公安分局在必要时可联系上海电业局、建筑设计院及卫生局等有关单位一起进行事故调查工作。
5.公安局消防处、公安分局或派出所在进行调查事故时,应将现场情况,按“上海市建筑物及人身雷击事故调查报告表”(表式略)填写一式三份,其中一份自存外,其余两份应在事故发生后一星期内送交上海电业局。
6.上海电业局接到事故调查报告表后,应根据表中的原始资料,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将结论填写在两份调查报告表的“事故原因及分析”栏内,其中一份自存外,另一份报送上海市防汛总指挥部备案。如对事故分析发生困难或对调查资料有疑问时,电业局应派员会同有关单位到
现场进行复查。
7.本办法由上海市防汛总指挥部报请市人民委员会核准后施行,修改时同。



1958年4月12日

关于印发《湖南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办法(暂行)》的通知

湖南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湖南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办法(暂行)》的通知


湘教发〔2007〕37号
各市州、县市区教育局:
  为积极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切实规范普通高中的学分认定和管理,现将我厅制定的《湖南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办法(暂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指导所属各高中学校认真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附件:湖南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办法(暂行)


湖南省教育厅
二○○七年九月十一日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办法(暂行)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湖南省关于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湘教发〔2007〕11号)、《湖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湘教发〔2007〕12号)等文件的要求,自2007年秋季开始,对全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实行学分管理。为规范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和管理行为,确保学分认定的科学性、真实性、严肃性和公正性,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
  (一)学生每学年应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的学分。每学完一定的课程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学分认定是对学生可否获得学分的判定。学分认定的意见分“同意认定”、“不予认定”两种。
  (二)学生三个学年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还要获得28个以上选修学分,其中在选修Ⅱ中至少要获得6个学分;总计必须达到144个学分方可毕业。
  (三)学有余力或希望多方面发展的学生达到毕业所需的144个学分后,学校应当创造条件鼓励其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修习更多课程模块,并通过考核获得更多学分。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以及学年学分分配详见《关于印发〈湖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施)〉的通知》(湘教发〔2007〕12号)
  二、学分“同意认定”的基本条件
  (一)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七个学习领域课程学分“同意认定”的基本条件是:
  1、修习该模块的学时至少达到规定要求(依据学校详尽的学生出勤考查表);
  2、学生在课程修习过程中表现良好,作业能按时、独立完成(依据学校制定的学生成长评价表);
  3、模块考试(考查)。模块学习结束,由学校组织考试。考试除笔试外,还应根据不同模块的要求,设置听说能力测试、实验操作能力测试和专业测试等。学校应在每一模块考核后及时予以认定。
  (二)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学分“同意认定”的基本条件是:
  研究性学习活动
  1、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
  2、过程记录;
  3、学生所获得的成果;
  4、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记录;
  5、实际参加活动的时间每1学分不少于12学时。学校应在学生完成每一课题或项目后及时予以认定。
  社区服务
  1、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活动计划、总结;
  2、学校制定的学生社区服务活动卡,卡上内容应该包括学生的服务对象(机构或个人)的名字、活动日期、服务的总时间、服务项目或内容、学生自己的签名、服务对象的签名(或加盖公章)、服务对象的简短评语及联系方式;
  3、三年内参加社区服务不少于10个工作日。学校应在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后及时予以认定。
  社会实践
  1、学生按照学校的要求,每年深入工厂、农村、部队、企业和其他社区进行调查研究、训练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
  2、学生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
  3、学校或相关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
  4、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少于1周。学校应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及时予以认定。
  (三)选修课程(包括必修模块、建议选修模块、学校课程模块)“同意认定”的基本条件是:
  1、学生的学习时间要达到一定标准;
  2、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表现良好;
  3、学生参加考核成绩合格。学校应在每一模块考核后及时予以认定。
  三、学分认定的基本程序
  学分认定工作由学生所在学校负责。学校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校长任主任,委员由学校领导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学分认定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学生按要求学完一个模块的课程,并通过学校组织的考核,或学生完成某一综合实践活动以后由学生或任课教师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学分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二)学科任课教师或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根据学分认定条件,提出对学生学分认定的初步意见。
  (三)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对学生申请和任课教师提出的初步意见进行审核,作出认定结论,并由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签署意见。
  (四)“同意认定”学生学分的,应在学校范围内公示。“不予认定”的,要书面通知学生并告之原因。
  (五)学生对学校作出的学分认定意见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或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复议要求。学分认定委员会自接到学生复议要求之日起15日内进行复议,及时给学生书面回复,并做好思想工作。
  (六)学校对学分“不予认定”的学生,应根据原因指导学生补足学时、重考、重修或改修其他课程模块。但必修课程不得改修。
  (七)学分认定工作一般在每个学段结束时进行,学校应及时将学分认定情况分别记入学生学分档案。
  四、学分认定的管理
  (一)学分与学籍
  1、学生学分认定档案应包括学生在该课程(模块)修习的课时、修习过程评价、考试考查成绩、学分认定时间等。学生学分认定档案应分别记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档案(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和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发展手册)。
  2、学校不得以学分奖励学生。学生学习成绩特别优秀或在某一方面表现特别突出,可在学生成长记录和学籍管理卡的相应栏目内予以记录。
  3、学校按照招生计划和招生办法录取入学的学生在校期间应当使用统一编制的学籍号,便于学籍管理以及学分查询。
  4、在省内学校之间转学的,学分互认。由已经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市、自治区)转入的,必须提供必要的学分证明材料,转入学校应当认定学生在原学校所获得的学分。由尚未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市、自治区)转入的,转入学校应当根据原学校提供的学习成绩证明,并按照其所学内容与新课程模块内容之间的关系认定相应的学分。我省学生转外省(市、自治区)就读的,应将该生学分认定情况随学籍档案一并转出。
  5、由于休学等原因造成学习过程间断的,其学分及有关材料可连续计算或使用。
  6、学生的学分档案以及学籍档案必须是原始而真实的,任何人不得随意修改。
  (二)保障监督措施
  1、学校要建立和逐步完善学分认定管理工作制度,特别要建立学分管理诚信制度。
  学校要组织家长代表和有关人士对学分认定及模块考核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向家长委员会报告学分认定及模块考核工作情况。学校要为授课教师、学科学分认定工作小组成员建立诚信档案,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对在学分管理工作中有不良行为的教师应予以批评教育和必要的处理。
  2、学校每学期要将学分认定结果上报其直属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各市、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分学期(年)及时将学分认定档案登记,并结合学籍管理备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学分管理工作要适时进行检查和指导,进行有效监督,并对学校学分管理质量作出评估。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公告学校学分管理质量情况。学分管理质量的检查评估结果作为评价普通高中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学分管理工作存在严重问题的学校,应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并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